112:朱栎:咱们去狼居胥山!祭天!_大明:开局被朱元璋模拟人生
趣书网 > 大明:开局被朱元璋模拟人生 > 112:朱栎:咱们去狼居胥山!祭天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12:朱栎:咱们去狼居胥山!祭天!

  112:朱栎:咱们去狼居胥山!祭天!

  瓦剌人来乞降了。

  不光应天府的老百姓知道了,满朝文武也都知道了,杨诗雨更是第一时间就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消息。

  关于朱栎每次传来捷报,她又是松了口气的同时,又忍不住担忧。

  她希望朱栎能见好就收。

  尤其是这一次,朱栎拿下土尔扈特部的五万人,破逆军的损失也不小啊!

  而且她还听说了朱栎亲自上阵砍杀了百人的事情,心里就越发担忧了起来。

  即便她知道朱栎武力超群,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。

  但战场上刀剑无眼,这可是战争啊!

  不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双拳还难敌四手呢!

  但她除了担忧和祈祷,却是什么都做不了,因为朱栎远在万里之外!

  她更不会因为自己的私心,而去求着朱元璋下令,让朱栎班师回朝。

  瓦剌人来乞降了,其实杨诗雨内心是窃喜的。

  因为大明只要答应,那么朱栎就不用继续打仗了!

  但杨诗雨不会想到,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栎,都没想过接受对方的投降。

  “爹,您回来了?陛下同意见那帮瓦剌使臣了么?”

  杨府门外,杨诗雨等到了刚从衙门回来的杨启,赶忙开口问道。

  杨启也没想到杨诗雨居然在家门口等着自己,脸色有些意外:“丫头,回来了怎么不进去?你特意等着爹就是为了问这个?”

  “我就是想知道,陛下是什么意思。他同意和谈么?”

  杨诗雨赶忙询问道。

  杨启闻言,立马就明白了女儿的小心思。

  这丫头,是想朱栎快点回来了啊!

  也是,出征到现在,五个多月过去了,都快半年了啊!

  “和谈的问题,其实应该问汉王,问你那位好夫君!”

  想到这里,杨启轻叹了口气。

  常言道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
  即便朱元璋想和谈,还得看朱栎是个什么心思。

  换而言之,如果朱栎不想和谈,他能找一万个理由先把瓦剌给灭了,到时候木已成舟,即便是朱元璋有意和谈也不可能责备他的。

  谁不知道现在的老九就是朱元璋的心头16肉啊?

  杨诗雨满怀期待的脸色顿时就僵硬了起来。

  朱栎会放弃么?

  不会的!

  哪怕她和朱栎才真正生活在一起十来天,但聪慧如她,怎么可能看不出朱栎的性格?

  “你应该也能想到的。所以啊,你千万别拿这件事情去为难老爷子!”

  “因为即便是他,都已经做不了主的啊!”

  杨启有些心疼地对着女儿叮嘱道。

  “我知道了爹,你放心吧。我就是有些想他了!”

  “本来还以为这次瓦剌来乞降,他就不用再打仗了呢!”

  杨诗雨挤出了一丝微笑,脸上的失落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住。

  “傻丫头,国与国之间的事情,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的!”

  “朱栎姓朱,咱大明和北元是世仇啊!”

  “你觉得,他可能放过瓦剌?”

  “不会的,他会一鼓作气,将瓦剌彻底击垮!你爹我也是最近这段时间,才真正看到他的意图啊!”

  杨启也跟着苦笑了起来。

  对于这个女婿,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了。

  总之这小子不断刷新着自己,甚至满朝文武的认知!

  就在杨诗雨父女杨府门前谈心的时候,蓝府当中蓝玉和常升也在谈心。

  只不过这两个人的心情比较起杨诗雨父女就更加的糟糕了。

  “咱们都小看了老九啊!”

  “这小子,居然逼得瓦剌人过来乞降了!”

  “咱当初打到别失八里,也未曾让对方惧怕到这种程度。”

  蓝玉的心头五味杂陈,在这等功绩面前,即便他有心想要贬低朱栎,怕是自己都要脸红了。

  就拿朱栎现在要去的狼居胥山来说,他当初追着北元参军深入捕鱼儿海,一样打到了狼居胥山!

  但是那又如何?

  他始终做不到霍去病那样,真的敢去封禅祭天啊!

  因为朱元璋可不是汉武帝,他没有那种胸怀!

  对于功臣,朱元璋杀起来也是毫不手软的!

  而且当初他可是带着十几万大军深入漠北,而朱栎呢?

  出征的时候才一万五千人,现在就更少了啊!

  光是从这一点说,他蓝玉在实力和魄力上,都远不如朱栎!

  “你敢信就这样放弃了?”

  “以现在的形式来看,老九坐上那个位置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,除非出现两种情况。”

  常升目光复杂地盯着蓝玉说道。

  蓝玉当然明白常升所说的两种情况是什么。

  第一个是有人造反,而且还成功了!

 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藩王或者皇孙比朱栎表现得更加亮眼,更得老爷子的喜欢!

  第一个就不用说了,压根没戏。

  其他人先不说,就是他和常升就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,但凡有点苗头,第二天绝对怎么死的都不知道!

  当造反真的那么容易呢?

  第二种……原本他们还以为燕王朱棣有那个机会和老九争一争。

  结果呢?

  太子驾薨之后,燕王朱棣连响都没一个,已经偃旗息鼓了啊!

  估摸着朱栎在漠北的功绩,就连朱棣都为之震颤了!

  要不然以朱棣的傲气,说什么都要争一争的!

  “不甘心啊!”

  “可咱们又能怎么办呢?”

  “即便朱栎日后成为储君,你觉得他会把兵权交给我?”

  蓝玉苦笑着摇头。

  不可能的!

  以朱栎的性格,他只会把兵权牢牢地抓在手里。

  就如几天前朱元璋和杨士奇说的那番话。

  一开始他们都还没反应过来,但后来才意识到,朱栎是做了日后迁都北平的打算啊!

  一旦天子守国门,兵权又怎会旁落?

  所以即便是蓝玉主动认输,甚至归附朱栎,人家都不一定稀罕你!

  他蓝玉又会坐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情?

  听完蓝玉的话,常升顿时就沉默了。

  同样沉默的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朱棣。

  和朱元璋预料的那样,当天他和杨士奇在朝堂上的一番对话,几天之后就已经传到了各大藩王的耳中。

  对于这个老九,朱棣已经麻了。

  被他接连从漠北传回来的捷报给震麻了。

  一开始他还和众藩王一起等着看朱栎的笑话呢!

  谁曾想,小丑居然是他们自己?

  他北平府佣兵十万,他朱棣也数次征战漠北,每一次都是大胜而归!

  可朱栎呢?

  一万五千人!

  直接都把鞑靼人赶去沙国避世而居了啊!

  “姚师,本王不如他啊!”

  再次登上北平府城头,朱棣这次眺望着西北的方向,不由长叹了一声。

  朱棣身后,一个光头老僧也是满脸的无奈。

  没错,姚广孝也回到北平了。

  就在朝堂上关于藩王镇守漠北的言论传出之后,他就回了北平,昨日才刚到。

  太子朱标驾薨之后,朱元璋就一直在留意朱棣这边的动静,对此朱棣也是心知肚明的。

  他知道他如果异动,姚广孝必死!

  因为他的偃旗息鼓,朱元璋也没有再对姚广孝有进一步的动作。

  这一次,姚广孝几乎是和那个消息一同到的北平府,这就耐人寻味了!

  “陛下似乎给王爷出了一个难题!”

  姚广孝苦笑着说道。

  他也清楚朱元璋的意思,用他的命,换朱棣去漠北!

  当然,姚广孝不会自以为自己真有这么大的分量,哪怕朱棣再看重他!

  朱元璋只是在给朱棣去漠北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。

  因为朱栎有意日后迁都北平,那么朱棣就藩漠北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  朱棣如果反抗,就是头破血流。

  而他这条小命,只是给了父子俩各自一个借口罢了。

  “自本王十六岁就藩北平以来,和鞑靼人年年打交道,对漠北也是早就不陌生了。”

  “本王还没想过,咱的下半辈子会跑去那种地方就藩接收封地!”

  朱棣突然摇头苦笑了起来。

  “王爷,其实这对你而言也未必是坏事。”

  “漠北若是经营得当,这塞外若大的地盘,便可成为日后世子他们最大的舞台。”

  “听闻陛下已经有意,让在军校的皇孙们日后都来驻守汉王打下来的地盘了!”

  “王爷何不乘早为了您自己和几位王子多考虑一下?”

  姚广孝饶有深意地提醒道。

  朱栎闻言,也是心头一动。

  的确,漠北太大了,即便是他朱棣,也不可能靠着十万人就掌控全局。

  但他有优势啊,他可以优先给自己和儿子们选择一些土壤肥沃,水源丰富的地域。

  如此不至于日后还要跟其他的藩王和王子去争抢!

  明朝封藩制度的弊端,必然是日后的尾大不掉。

  这一点朱栎心知肚明。

  但他根本不在乎。

  因为他的目标,乃是整个世界!

  大明王朝即便藩王再多,他也封得起!

  这也是姚广孝会说出这番话的原因。

  意思就是让朱棣赶紧抢地盘吧,选最好的!

  毕竟北平府日后如果真的当做了国都,你想不走都不行的啊!

  “姚师能甘心?”

  朱棣有些好奇地盯着姚广孝问道。

  和姚广孝自洪武十五年回京给马皇后奔丧后相识到现在,已经十个年头了。

  他深知这位和尚的野心。

  一旦给他机会,他必然是要争取的!

  “就如你所言,不甘心又能如何?”

  “你不如他,我也不如他!”

  “这个汉王,远非你我所能及啊!”

  姚广孝苦笑着叹了口气。

  “本王去给应天府上一道奏疏。”

  沉默许久,朱棣突然转身下了城楼。

  时不我待啊,在那些兄弟们反应过来之前,先把最好得地盘捏在手中再说!

  再不选,等老九打到西域,说不定就越封越远了啊!

  漠北深处。

  朱栎和他的破逆军依旧还在长途跋涉当中。

  前往狼居胥山这一路上,免不了会碰到瓦剌人。

  先前和土尔扈特部的那场硬仗,也让朱栎损失了两千多人。

  “距离乌兰巴托还有多远?”

  因为越靠近狼居胥山,就越多山脉。

  有些地段并不适合马匹快速通行,所以朱栎只能选择绕路。

  “应该还有百余里左右。”

  霍去病根据周围的山川地形和他的经验,给出了一个大概的距离。

  狼居胥山,就在乌兰巴托的东边。

  朱栎和破逆军一路追着鞑靼人到了捕鱼儿海,也就是后世的贝尔湖和呼伦湖附近,再往上就是贝加尔湖和沙国边境。

  他们从那个位置一路往西,可抵达乌兰巴托。

  这条线路,其实和原来蓝玉大军的行军线路差不多。

  至于那一次北征,蓝玉也就到此为止了,直到后来蓝玉西征,才抵达的别失八里!

  也就是说,蓝玉分两次做的事情,朱栎一次就要搞定,而且还要做的比他更好!

  “今日就先到这里,大军原地休息,生火煮水。”

  朱栎随即下令全军就地扎营。

  他们现在的位置,已经隐约可见狼居胥山的轮廓了。

  但是大军长途跋涉过来,必须要先休整才行。

  “没想到事隔多年,咱还能回到狼居胥山!”

  脑海当中,霍去病还在感慨。

  对于漠北,他觉得自己估计比漠北本地人都熟悉了。

  当然,霍去病也是从朱栎的口中才知道,狼居胥山对后世的影响力有多大,说出来也算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。

  从970古至今,也只有四个人能做到带兵抵达狼居胥山。

  汉朝两个就包括了霍去病在内。

  唐朝一个,明朝也有一个,那边是大将军蓝玉。

  要说蓝玉,虽然朱栎看他不爽,但这个家伙也是确有本事的,但是以蓝玉的尿性,即便路过狼居胥山,也没胆子登上去封禅祭天的。

  他怕朱元璋啊!

  所以这四个人,也只有霍去病真正的封狼居胥!

  如今第五个人出现了,那边是现在的汉王朱栎!

  他不光要登上狼居胥山,他还要封禅祭天!

  当然,朱栎也知道,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出现,后面的第五个人应该是以皇帝身份打到狼居胥山的朱棣!

  “既然已经快到了,咱先不着急。等补充的人马到位了再说!”

  朱栎看着远处狼居胥山的轮廓,脸上满是志在必得地笑意。

  人员折损,补充兵力是肯定的。

  上一次朱栎把战报送回去的时候,说明了己方的战损情况,同样也让朱元璋把破逆军剩余的兵马给他调拨了一个营,也就是三千人过来。

  一来他只要一万五千人,补充一个人的兵力已经足够了。

  二来三千人快速行军,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大军主力,顺利会师。

  他到不担心这三千人路上会遇到什么敌人,因为一路上的鞑靼人早就已经被他扫没影了。

  只要按照他们原来的大致路线过来,就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
  另外那八百人的汉王护卫军,也被朱栎临时从破逆军当中选人填充了进来。

  他的护卫军再次变成了八百人。

  当然,他肯定是按照高标准严格挑选的。

  就在朱栎这边原地休整,等着大军扩充的时候,应天府那边,朱元璋也来到了朱栎搞出来的皇家军校。

  朱允炆和朱高煦等一帮小家伙此刻都在上着课,见到朱元璋来了,立马就激动了起来。

  朱元璋观察了这帮小家伙一番,发现他们都比原来壮实了不少,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,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  尤其是那个朱胖胖,如今已经比四个月前瘦了一大圈了!

  看样子减肥是卓有成效啊!

  “皇爷爷,您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们了?”

  朱允炆开心地询问道。

  这几个月,他们在军校内接受炼狱一般的训练和学习,除了杨诗雨隔三差五的会来看望他们,朱元璋每个月也会来一两次。

  “咱今天来,是跟你们说道说道你们九皇叔在北边的情况。”

  朱元璋看着如今整个人都英朗了不少的朱允炆,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  要知道这小子原来文文弱弱的样子,就跟一个小书生差不了多少。

  如今也算真的有点男人的样子了!

  果然,还是军营更能打磨人啊!

  ps:!!!求月票!!!求评价票!!!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s86.cc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qs8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